我们维持此前判断:2021年一季度前后是经济顶,随后回归潜在增长率,增速前高后低。
今天,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攀上1.6%,再度引发市场恐慌,因为这也是反映通胀预期的指标。
中国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6,预期50.7,前值51.3;非制造业PMI为51.4,预期52,前值52.4。
展望2021,中国经济将有哪些不同表现?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根据国新办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但是,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就业民生保障有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首先,看一下2020年的五个关键词。麦肯锡总结的分别是:数字化、全球依存度降低、竞争加剧、消费者日渐成熟、私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崭露头角。
2021年中国经济有望达到8.9%,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将成为2021年需求侧的主要推动力,中国将持续担当全球经济恢复的“发动机”。
“十四五”期间,中国在人口周期上,将历史性的进入下降周期,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前所未有,同时,中国也将史无前例地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和人口下降将对中国经济、产业发展和养老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口的流动反映了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人口老龄化,中国经济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分化和此消彼长。从目前统计来看,中国三线、四线和五线城市全部都是净流出;净流入比较多的地方主要还是一线城市、......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系列的经济数据。从公布的这些数据来看,尽管不及市场预期,但是有一些亮点,特别是全球主要国家经济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公布的数据更是显得鹤立鸡群。
三季度中国GDP当季同比4.9%,前值3.2%,前三季度累计同比0.7%。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9%,前值5.6%。
中国经济疫后复苏已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接下来出口-制造业投资链条以及居民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成为经济进一步复苏的主要驱动力。
年内“CPI下行、PPI低位”的态势愈加明朗,物价方面不存在明显的通胀或通缩风险。
最近,中央领导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性较大”,因而需要“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了“内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伴随着中国经济复苏,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也同样开始稳步增长。
下半年经济如何走?是否开始回暖?展望下半年,投资拉动的经济反弹态势仍将持续。多方证据,亦支持投资向好。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要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巨大的国内市场做好内循环,另外一方面,就是对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当然内循环也需要链接外循环,从而形成双循环。
在世界经济陷入低迷阶段,依赖中国复苏经济之际,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将中国作为救世主,并对中国股票资产情有独钟。
根据世界银行最新预测,2020年全球GDP增速仅为-5.2%,其中主要发达经济体(美国、欧元区、日本)均为显著负增长,而中国在二季度已经率先实现正增长,实属不易。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2512409 | 举报邮箱: jubao@p5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