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

经济学博士,现任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原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此前为欧洲央行资深经济学家,主管亚太经济预测和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芬兰央行经济学家,及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全球和中国经济学家。

沈建光:科技赋能下的新基建与中国经济新机遇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要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巨大的国内市场做好内循环,另外一方面,就是对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当然内循环也需要链接外循环,从而形成双循环。而数字经济,包括以数字化、产业数字化为核心的新一轮数字经济革命,会成为中国下一阶段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抓手。

  “中国应该是全球第一个提出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并明文写在我们的重要文件上的国家。”日前,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2020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发言表示。

  沈建光认为,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要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巨大的国内市场做好内循环,内循环核心的是将各个生产要素充分地调动起来,并进行更有效的组合。另外一方面,就是对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当然内循环也需要链接外循环,从而形成双循环。

  而数字经济,包括以数字化、产业数字化为核心的新一轮数字经济革命,会成为中国下一阶段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抓手。

  政府的重视,被认为是中国赢得这一轮数字经济革命的重要基石。“这既包括政府首先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也包括最近出台的隐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沈建光表示。

  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而此前各地政府已累计推出数十万亿的投资计划。这些,被统称为“新基建”。

  沈建光认为,“新基建”从更大意义上来说,是一场数字经济的基建。

  “很多人说新基建就是7类、8类,比较狭义的概念,我认为新基建其实把中国传统的商店、制造业,包括传统业态进行数字化转型改造升级的所有有关基础设施,都可以认为是新基建的范畴。“他表示。

  他指出,从此次“战疫情”的过程中,新基建和数字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精准施策。另一方面,大数据实时更新需求数据,优化资源配置。因疫情防控需要,一些5G应用提前迎来爆发,5G+红外测温、5G+送货机器人、5G+清洁机器人等应用落地,服务于疫情防控。

  而从长远发展来看,新基建和数字经济不仅是稳增长和经济拖底的考量,更是决定了中国在新一波技术红利的全球格局中能否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比如,通过传统业态进行数字化转型改造升级,让中国企业的数字化程度更高,劳动生产率更高,由此中国的国际市场吸引力也会更强。

  沈建光也认为,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大企业通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建立一种新的模式,帮中国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这本身需要巨大的投资,但也能产生巨大的效益。“我们业内称之为toB服务。”他解释。

  据了解,主打to B科技能力输出的京东数科,当前正瞄向全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服务,以“AI科技、智能城市、数字营销、金融科技”四驾马车”矩阵式出击,打造共享增长大生态。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报告,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达35.8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提升到36.2%。据预测,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或将突破40万亿元大关。

精彩推荐

我要投稿

  • 投稿须知:点击查看
  • 投稿邮箱:wetg@p5w.net

  • 扫描二维码,随时阅读文章
Copyright © 2000-2025 Panorama Networ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5024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粤)字第01569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90303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2512409 | 举报邮箱: jubao@p5w.net